在航天發射中一直有一個重大難點困擾著各國航天局,那就是火箭高速飛行中所產生的高頻抖動,俗稱“震顫”。
如果處理不好就會引發火箭損毀,產生巨大的經濟損失!
比如,前蘇聯用于月球登陸計劃的N1重型運載火箭,4次試驗發射均告失敗。
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由多達數十臺小型發動機并聯所產生的“震顫”無法得到有效解決。
而為了解決這一重大難點,“振動臺”就應運而生了,它的主要功能就是在地面試驗中模擬航天器運輸、飛行等過程中的震動環境。
先一步找出航天器設計中有可能存在的問題,然后將其解決。
上個世紀,中國曾向美國提出購買9噸級振動臺,但是美國以各種理由拒絕出售。
無奈之下,中國只能白手起家憋足一口氣艱苦奮斗,正所謂“苦心人天不負”。
很快,我們就研制出了更先進的16噸級,并再接再厲20噸、50噸、一直到2013年,一舉研制出70噸級,在這領域坐穩了世界第一的“寶座”!
而美國呢!躺在過去的“功勞簿”中舉步不前。
到2013年,原地踏步的美國因為航天發射需要50噸級振動臺,可國內卻無法制造,最后不得不厚著臉皮跑到中國求購。
作為負責任的大國,中國自然不會如美國一般“禁售”,但由于國防安全等需要,也提出了一系列強-制文件:
一是,禁止軍用;二是,實驗時必須由中方人員操作;三是,所有參數必須由中方人員掌握;四是,維護零部件必須采購中方制定的產品。
對于這四個條件,美方可是氣炸了,甚至美方代表不無諷刺的說:“這是我第一次在買方位置上簽字!”
如今,隨著我國科技的大爆發,各領域呈現出全面開花的景象,墨子號量子衛星、悟空號暗物質探測衛星、深海潛航器、激光武器、可燃冰開采技術、艦船中壓直流電推技術等等,所以振動臺不會是美國的第一次,未來這樣的場景將會更多!